榮耀華人浸信會 GLORY CHINESE BAPTIST CHURCH

A Chinese Baptist Church in North Richland Hills (Dallas-Fort Worth Metroplex) of Texas, U.S.A.

  • 新冠病毒COVID-19

    我教會主日崇拜及主日學、主日愛筵、禱告會、姊妹會皆為實體聚會,但請仍配戴口罩、淨手、保持距離。
    Our church Sunday service, Sunday School, Love Meal, Prayer Meeting, Women Group are in-person gathering.  Request Face Mask, Sanitize hands, keep distance. 



認識浸會 About Baptists

認識浸會About Baptists

  浸信會顧名思義就是由「信而受浸」的信徒,遵照聖經的教訓所組成的教會。浸信會強調聖經的權威,堅持以聖經為基督徒一切信仰的依據。教會乃依據新約使徒初期教會的精神與原則為現今教會的模式。

浸信會教會的源起與歷史

  浸信會為十七世紀平信徒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

  當十六世紀後半葉與十七世紀初葉,有許多信徒對於當時英國國教的腐化及信徒靈性生活的景況十分不滿,認為教會徒俱外表的形式,而毫無內在屬靈的生命,認為應該大肆改革,這些人被稱為「清教徒」。又有一些人認為英國國教積習已深,已經無法改革,不如另起爐竈。於是,他們被稱為「分離教派」。

  這些基督徒極其熱心,也本著這份熱誠研讀聖經,他們虔誠遵守聖經真理,注重信徒內在重生得救的經歷。由於傳統教會為未重生得救的人施浸,他們開始認真考慮浸禮的問題。他們依照聖經原意,以浸禮代替洗禮(點水禮),並為歸信的國教信徒重新施浸。因此,他們被稱為「重浸派」,「浸信會」亦由此開始。

  由於浸信會教會不容於英國。1608年,一群以約翰史密斯為首的分離主義者為逃避逼迫而遠赴荷蘭。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根據新約聖經的教訓成立教會。他們接受亞美紐斯主義,相信基督的替贖乃為所有的人預備,於是被稱為「普通浸信會」。

  1638年,在一所獨立公理會內展開的浸禮討論,萌生了浸信宗的另一支。他們在研經時發現聖經沒有提到嬰兒浸禮,認為有必要成立新的教會,以強調信徒的浸禮。於是在1638年成立了第一間「特殊浸信會」,名謂「特殊」,是由於他們採取加爾文觀點,認為基督的替贖是特別為得救的人所預備。

  美國浸信會的歷史,開始於初期移民時期,歷經逼迫而終於得勝。它的歷史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與移民史第一期間相同,他們忠心地為真理作見證。

  第二時期是領土擴張時期。其特徵是宣教活動的空前發展(1776-1745)。

  第三時期自美西戰爭至今,可稱為佈道和發育時期。 

      —— 錄自《教會手冊》,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1985年版。